最新貼文
-
話說日清甲午戰爭之後,戰敗的大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了日本,改變了台灣長久的命運。隔年,西元1895年歲次乙未,日本派軍隊前來接收台灣
-
距今一百年前,1920年的10月1日,台灣的行政區劃歷史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變革…
-
日本時代昭和年間,臺灣人究竟是如何長途跋涉、趕赴各種各樣的聚會呢?以三秀園張家人為例…
-
六十年前、某個炎熱的端午節前夕,幾個外家家庭的孩子都回到阿公阿嬤家,在大花園裡面找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好𨑨迌?
-
日治昭和十年(1935年)出版的《臺灣詩醇》,由嘉義文士賴子清(1894〜1988)主編,收錄七百多位本土詩人的作品,為早年臺灣收錄眾家詩集的先河…
-
三秀園在日本時代曾經有許多馬匹的身影。不過園裡養過的最後一匹馬兒,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、駐紮在三秀園的日本軍馬…
-
民國卅七年(1948)元月,流寓臺灣的泉州詩人李維喬,正與結拜兄弟黃傳心展開一場走春旅行…
-
此張相片攝於民國六十年前後,老園主與妻、妾、女兒、孫女一同入鏡。那時的橋已有四十年左右歷史了…